中阳县为七十岁以上白叟建起助老食堂
本报讯 (记者 阮兴时 惠爱宏) 11月12日,初冬寒意渐浓。记者走进中阳县暖泉镇乾村的助老食堂,看到的却是一派炽热现象:20多位白叟吃着养分、卫生的午饭,烩菜、白面馒头,还有暖洋洋的小米粥。“这儿吃饭好呢,每顿都是现做的,再也用不着吃剩饭了,儿女也定心。”74岁的刘润龙大爷称心如意。
从之前在家“将就吃一口”,到现在“每口不将就”,中阳县探究“千万养怡”助老项目,让全县70岁以上的白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。
中阳县坐落吕梁山区,曾经是国定贫困县,70岁及以上的白叟多为茕居、留守白叟。为了让这部分人群安享晚年,在稳固拓宽脱贫攻坚作用同村庄复兴有用联接的生动实践中,中阳县探究出了“五个一点筹集资金、五类组织掩盖全县白叟、五项准则保证规范运转、五个作用完成千万养怡”的城乡养老公共服务高质量开展途径。
在暖泉镇乾村的日间照顾中心,“千万养怡”美好小院为全村65岁以上独身白叟和70岁以上的白叟供给午、晚两餐,小院还装备了洗衣机、理发室,雇佣了2名本村村民为养老护理员,为白叟们供给服务。关于间隔较远的自然村,则挑选干净利落、赋有爱心的村民家,建立“好街坊助老小院”,处理偏僻村庄白叟的吃饭难题。
这样量体裁衣的做法,正是中阳县施行“千万养怡”助老项目的要害。为完成就餐全掩盖,在全县范围内打造城市中心养老院、城市社区晚年餐厅、行政村日间照顾中心、行政村美好小院、自然村好街坊助老小院,让不同方法的“小食堂”看护大民生,用心用力用情托起美好“夕阳红”。
中阳县探究出“五个一点”形式,即:政府投一点。依据实在的状况为养老服务组织供给1-5万元不等的补助;团体补一点。对有光伏电站收益资金或其他村团体收入的行政村,白叟就餐自付能够再少些;个人出一点。村团体可结合本村实践拟定收费规范,让白叟们无后顾之忧;子女交一点。对晚年人自身没有收入的,子女能够月、以季缴费或用自种农产品按市价折抵等方法,付出就餐费用;社会捐一点。发起乡友、企业,不拘方法,合力供暖,保证养老运转“不差钱”。
“县城社区的晚年人午饭费用为4元、晚餐费用为3元,乡村晚年人午饭只需出2元、晚餐仅需1元。”中阳县民政局担任的人介绍。“千万养怡”助老项目,办到了晚年人的“家门口”,更办到了白叟们的“心田上”。

